眼下,涇源縣新民鄉照明村羊肚菌迎來豐收,大棚內,一株株羊肚菌破土而出,村民忙著采收分揀。今年,照明村通過“企業+村集體+農戶”聯農帶農機制首次規模化種植羊肚菌,預計產值300余萬元。
走進照明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菌香四溢,細看羊肚菌,菌蓋蜂窩規則,菌柄飽滿挺直。照明村黨支部書記吳海云介紹,近兩年,村里發展菌菇產業一直以香菇、平菇為主,去年7月,村里新建了17棟大棚,9月引進寧夏菇源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羊肚菌,并為村民種植羊肚菌提供專業指導,帶動村民參與羊肚菌種植的各個環節,從前期整地、播種到養菌、采收,嚴格把控溫度和濕度,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羊肚菌品質。羊肚菌是珍稀的食藥兼用型真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對于氣候和濕度要求嚴格。“涇源氣候涼爽,具有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羊肚菌市場行情好,發展前景廣闊,能為企業、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帶來良好收益。”寧夏菇源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仁立說。在推動羊肚菌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村民提供務工崗位,直接解決100余人就業,村民還能通過村集體經濟分紅增加收入。
一筐筐新鮮羊肚菌采收后被送到涇源縣黃花鄉羊槽村的烘干車間,制成干菇,再封裝成袋放進冷庫儲存,反季上市銷往全國各地。新鮮羊肚菌保鮮期短,若未及時處理,容易變質、發黏或腐爛。“目前,羊肚菌長勢很好,一畝能收2000公斤至2500公斤。接下來我們還會種植黑皮雞樅菇、松茸等8個新品種菌菇,希望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其中,幫助大家增收。”胡仁立說。
近年來,涇源縣新民鄉通過“企業+村集體+農戶”聯農帶農機制,推動各村村集體發展菌菇、勞務、肉牛、中藥材種植等多元特色產業。規模化種植、產制銷一體……照明村羊肚菌產業的發展為新民鄉各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今年,新民鄉將繼續立足資源稟賦,壯大特色產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任悅兒 實習生 蔡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