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清洗、烘干后的枸杞干果經過人工色選、分級、精揀,再通過除塵、除毛發、金屬探測,最終進入紫外線殺菌環節,確保每一顆枸杞干果的純凈與安全。”近日,璽贊莊園枸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旭向記者展示了其智能化生產車間的工藝流程。
生產車間內,操作工人身著防塵服,在電腦前精準設置,機械臂智能包裝,生產過程實現人果分離,保障了枸杞干果的衛生與品質。
嚴把生產加工關,建立全程質量管控體系,璽贊莊園枸杞有限公司的這一生產場景,正是中寧縣加快構建產業標準、綠色防控、檢驗檢測、產品溯源“四大體系”建設成效的縮影。
近年來,為適應全縣枸杞種植由傳統散戶向規模化、集約化轉變,中寧縣通過推廣測土施肥、科學控水等先進技術,建立了完善的全產業鏈質量標準體系,建成國家級優質果園2家,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10.4萬畝。此外,中寧縣建成枸杞烘干設施372臺(套),鎖鮮烘干能力達1051噸/天,形成完備的清潔能源制干工藝,枸杞鮮果制干技術實現由傳統晾曬向清潔能源設施制干轉變。
中寧縣嚴格落實“五步法”綠色防控技術,建立健全“縣、鄉+基地”枸杞病蟲害預測預報體系,固定測報人員54名,預測預報點541個,枸杞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面達100%。
中寧縣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健全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銷售全過程品質控制體系,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大“線上+線下”打非治違力度,為中寧枸杞質量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中寧縣現已建成枸杞質量檢測中心3個、枸杞交易市場快檢實驗室1個、快檢實驗室94個,對于未建立快檢實驗室的35家企業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檢驗的方式對其產品進行出廠檢驗,嚴格做到產地環境、種植基地、制干環節、產品出廠、入市銷售“五必檢”,實現所有環節檢驗檢測全覆蓋。(記者 馬雨馨 李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