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鹽池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搭平臺、育主體、強隊伍,打出產才融合“組合拳”,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聚力“硬核平臺”,點燃產業“強引擎”
鹽池縣持續深化校校、校企、校地合作,打造灘羊現代產業學院,建成檢測實驗室、加工實驗室和實訓基地,柔性引進63名專家教授,開展灘羊生產性能測定、雙羔基因培育等試驗,著力推動灘羊肉質提升、分子育種等11項關鍵技術研究,鹽池灘羊品牌價值達120.68億元。成立閩寧嚴實新質生產力孵化聯盟,精準對接“福建所能”與“寧夏所需”,39家閩寧協會企業加入聯盟,圍繞灘羊、小雜糧、黃花菜等特色產業開展新產品研發,蕎麥曲奇、鹽州白啤、灘羊裘皮服飾等7款產品成功上市,特色產品銷售額突破百萬元。
閩寧嚴實新質生產力孵化聯盟產品展示。
育強“硬核主體”,激發基層“源動力”
柔性引進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優秀高層次人才10余人,通過掛聯服務、結對指導,培育了寧牧臻源、鮮臻記等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聯農帶農企業20余家,帶動培訓本土鄉村產業人才2800余人次。同時圍繞灘羊多胎繁育等內容開展技術培訓和現場技術指導40余場次,覆蓋養殖戶2600余人。推行“科技特派員+土專家”雙軌服務,組織176名基層農技人員深入基層推廣主導品種121個、主推技術90余項,聘請“土專家”“田秀才”等鄉村人才6名對芝麻香瓜、西紅柿等產業進行技術指導,真正讓“專家經驗”在田間地頭結出“致富碩果”。
鹽池縣低空經濟實用人才示范培訓現場實踐操作演示。
鍛造“硬核隊伍”,提振人才“新動能”
推行項目帶人、人帶項目“雙帶”模式,組織申報自治區、市項目6個,選派10名“頭雁”赴浙江大學等高校研修,建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工作站2個,積極搭建名師幫帶平臺,7對師徒結對傳技,形成專家帶骨干、骨干帶能手的雁陣梯隊。創新“理論培訓+基地實操+資格認證”培育體系,依托實訓基地、田間學校等載體,兩年來累計開展低空經濟、電子商務、種植養殖技術等培訓10余期,認定農村實用人才4352人,切實以人才振興賦能鄉村振興。(鹽池縣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