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鹽池縣高沙窩鎮聚焦基層治理痛點難點,以“貼心排查、耐心調解、暖心回訪、同心治理”的“四心”工作法為抓手,探索出一條“預防在先、調解在實、鞏固在細、共治在廣”的善治路徑,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打破傳統“坐等上門”的被動模式,常態化組織鎮村干部、網格員、調解員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與群眾“拉家常”“掏心窩”,主動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精準掌握潛在風險點。利用微信群、群眾信箱等渠道,及時了解掌握群眾隨時隨地反映的問題,確保矛盾“早發現、早報告、早介入”。
針對基層矛盾復雜多元的特點,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綜治辦、法庭、五辦三中心及村(社區)力量,建立聯動調解機制。對于復雜疑難糾紛實行“一案一專班”,調解員既講透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也注重喚起親情、鄉情、鄰里情,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尋求利益平衡點。
建立“調解+回訪”閉環機制,對已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定期電話或上門回訪,了解掌握當事人思想動態;對確有生活生產困難的,協調民政等相關部門鏈接政策資源,提供精準幫扶。今年以來,幫扶困難當事人10余人次,有效防止了糾紛反復和“民轉刑”案件發生,讓調解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深挖本土資源,吸納老黨員、退休干部、鄉賢能人等“本土專家”加入調解隊伍,發揮其“地熟、人熟、事熟”優勢,用“鄉音土話”解“鄉里疙瘩”。常態化開展“法律進鄉村”“以案釋法”等活動,引導群眾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識。(通訊員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