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技術邂逅絲路文明,當千年詩畫照進現實場景,一場融合科技感、文化味與煙火氣的文旅盛宴即將在寧夏啟幕。5月19日,2025年“5?19中國旅游日”寧夏分會場活動將在銀川覽山公園盛大啟動,以“科技+沉浸+全域”的創新模式,解鎖“塞上江南”的全新打開方式。
三大突破+三個創新:重新定義旅游日新玩法
據自治區文旅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19中國旅游日”寧夏分會場活動以“突破”與“創新”為主基調,打造三大數字化場景與三大跨界融合亮點:
科技賦能突破傳統邊界:首次引入AI主題視頻《神奇寧夏》,通過數字技術復原王維筆下“大漠孤煙直”的塞上風光,搭配情景說唱《尋跡絲路》,讓歷史詩詞與現代節奏碰撞出文旅新聲。24小時“文旅盲盒”直播將聯動百位網紅達人,隨機解鎖沙坡頭星空露營、水洞溝史前部落等神秘場景,預計觸達超百萬年輕用戶,實現“云端種草——線下打卡”的流量轉化。
沉浸體驗升級場景消費:五市文旅博覽展以“一市一主題”打造沉浸式展區——銀川的“絲路驛站”復原駝隊商埠,石嘴山的“工業記憶”展區可觸摸三線建設老物件,吳忠的“早茶博物館”飄來八寶茶香。游客手持“通關文牒”集章打卡,不僅能兌換非遺剪紙、鹽池灘羊文創等限定禮品,還能化身“徐霞客”參與古裝巡游,在攝影師鏡頭下定格“穿越千年”的詩意瞬間。
全域聯動構建傳播矩陣:活動首次構建“央媒+短視頻平臺+高校自媒體”三級傳播體系,抖音話題#塞上江南奇妙游#同步上線,邀請寧夏藝術學院學生代表擔任“文旅體驗官”,通過Z世代視角記錄活動全程。值得關注的是,寧夏國家安全廳首次加入聯合主辦,主會場設置國家安全專題展,將文旅活動與國家安全教育有機融合。
服務創新激活產業生態:針對文旅企業融資痛點,寧夏銀行與工商銀行推出“寧旅貸?文旅信用貸”金融產品,現場授信額度超千萬元;面向游客的“百萬文旅消費券”同步發放,涵蓋景區門票、特色民宿、非遺手作等七大消費場景,青銅峽市更推出“滿50減10”早茶消費券,讓“舌尖上的寧夏”成為引流新密碼。
文化基因深度解碼:讓歷史可觸摸,讓非遺能體驗
活動貫穿“以文塑旅”主線,構建三維立體的文化體驗體系:
歷史場景活態還原:覽山公園內,蕭關古道的烽燧遺址與現代觀景臺形成時空對話,游客跟隨“王維”“徐霞客”的NPC向導,探訪復原的絲路駝隊營帳,親手制作唐代陶俑、漢代簡牘拓片,在互動中解讀寧夏作為“絲綢之路節點”的歷史密碼。
非遺技藝全景呈現:五市展區變身“流動的非遺博物館”——固原的刺繡傳承人現場演示“六盤山山花”紋樣針法,中衛的羊皮筏子制作技藝傳人展示“縫皮為囊”的古法工藝,游客還可參與剪紙、賀蘭硯雕刻等手作課程,將寧夏文化記憶帶回家。
詩意美學創新表達:“塞上詩畫”攝影展精選百幅作品,將賀蘭山巖畫與星空、沙湖飛鳥與蘆葦等自然意象轉化為視覺盛宴;古風漢服巡游則以《詩經》《唐詩》為腳本,在落日余暉中上演“詩詞快閃”,吸引年輕游客自發成為文化傳播“二創”主體。
惠民與提質并行:打造有溫度的旅游體驗
今年的活動以“游客滿意”為核心目標,同步推進服務質量提升工程:
惠民措施直達末梢:5月19日當天開通7條旅游直通車專線,覆蓋沙坡頭、影視城等12個核心景區,實行“車票+門票”套餐優惠;六盤山紅軍長征旅游區推出免費沉浸式實景演藝《紅軍小道》,讓紅色旅游更具感染力。
服務治理靶向發力:針對“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寧夏啟動旅游環境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放心消費景區”創建,重點整治強制購物、虛假宣傳等亂象。活動現場設置“旅游服務質量投訴綠色通道”,實現游客訴求“即時響應、閉環處理”。
“中國旅游日不僅是展示窗口,更是發展引擎。”自治區文旅廳負責人表示,通過此次活動,寧夏正以科技為筆、文化為墨,在“全域旅游”畫卷上書寫創新與融合的新篇章。5月19日,讓我們共赴覽山公園,在AI光影中遇見歷史,在落日歌聲里擁抱自然,解鎖屬于寧夏的奇妙旅程。(寧夏新聞網記者 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