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下旬開始,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組織專業力量,深入推進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自然災害風險普查系統、企業安全風險控制和隱患治理系統、粉塵涉爆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鋼鐵鋁加工監測預警系統等5個系統的等保和密碼測評工作,切實壓實網絡安全責任,消除風險隱患,全力構筑安全可靠的網絡安全運行基礎。
高位推動 織就網絡安全責任經緯
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黨委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各項要求,堅持靠前謀劃,高位推動,專題部署,以“法治化、規范化、實戰化”為總體要求,進一步做好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和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工作。明確信息中心等相關處室單位任務職責,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協同配合,做實做細系統備案更新、數據資源摸底、風險隱患排查以及問題隱患整改等工作,全力夯實網絡安全防護基礎。
形成合力 建立網絡安全共治體系
堅持系統觀念、同步推進形成“一盤棋”的大網絡安全格局,積極爭取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自治區密碼管理局和公安廳等多方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協助在建的鋼鐵鋁加工監測預警系統落實網絡安全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的“三同時”要求。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和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標準貫穿系統建設全周期,測評人員全程跟進,有效提高系統的整體安全性,避免后期整改引發的工期、成本和資源浪費。協同推進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自然災害風險普查、企業安全風險控制和隱患治理等系統按照最新測評要求對標對表,不打折扣、不留隱患地完成測評工作。
固本強基 消除網絡安全風險隱患
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依據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和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最新標準,通過摸底訪談、實地檢查設備、工具漏掃和分析研究等“人工+技術檢查”的方式,從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密碼安全、備份恢復、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管理及系統運維管理等多個維度(300多個測評項)對系統開展全方位“體檢”,對于網絡、數據庫、操作系統、網站應用等方面檢查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逐條整改,有效提升,切實提高全廳網絡安全本質水平。(寧夏應急管理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