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一線工作中的常海強(中)?!。▓D片由受訪者提供)
18年前,作為抗擊“非典”疫情的醫療隊隊長,常海強帶領22名醫護人員,在隔離病區封閉戰斗了一個多月;
18年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海強再次出現在前線。他“逆行”而上,千里迢迢援助湖北襄陽。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20年1月28日。當天,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吳忠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常海強未向年事已高的父母辭行,只給妻子安頓了一番后,匆匆忙忙隨寧夏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襄陽市。
綜合考慮常海強的從業經歷,以及“非典”時期的抗疫經驗,他擔任襄陽市中心醫院醫療隊隊長,帶領21名醫護人員進入了該院。襄陽全市的重型、危重型病人都集中在這個醫院。
作為寧夏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常海強帶領20名隊員日夜奮戰在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歷時25天。后來因工作需要,又帶領49人在襄州區人民醫院從事新冠肺炎救治工作28天。
常海強除了作為呼吸科專家要制定襄陽市中心醫院所有重癥病人的診斷治療方案外,還要事無巨細地協調安排隊員們的飲食起居及交通安全,還要盯緊大家的個人防護和身體狀況,時刻不敢松懈。每天早上6時起床,從住地趕往定點醫院,8時前盯著每個人穿好防護服,進入隔離區開始工作。“我通過細致觀察發現了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些秘密,就是病情變化非常快,快到常規診療指南和教科書都不能夠解釋。”常海強立即制定了一套特殊的臨時工作制度,要求團隊醫護人員在患者床頭交接班,并加大巡查病房的力度。
29歲的小寇沒有基礎疾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癥病例,由基層醫院轉入。早上9時查房時,他生命體征基本平穩,指脈氧飽和度在90%以上,前一天的胸部CT顯示單側肺炎,符合“新冠肺炎重癥型”的診斷。僅僅兩小時后,巡查護士報告,患者氧飽合度不好,只有70%左右。馬上復查,立即進入搶救狀態,提高供氧濃度,先改為面罩吸氧,又改為高流量吸氧,效果都不明顯,而且患者出現心率加快,大汗淋漓,意識改變,大小便失禁。果斷進行呼吸機治療,并調整基礎治療方案,患者逐漸好轉。一個多月后痊愈出院了?!熬攘怂年P鍵,是搶救他的這幾十分鐘。更關鍵的是隊員們冒著被傳染的風險及時地發現了病情變化,更是他們及時地調整了科學的治療方案,及時地進行了呼吸機治療?!背:娬f,此后,隊員們都知道了積極巡查病人的益處,大家很好地執行和傳承了這項工作制度,使得所有重癥、危重癥病人能及時得到科學的救治,避免了重危病人的病情惡化。
為了節省時間和防護設備,常海強每天堅持中午不出隔離區,一直到下午15時甚至17時才出來。
援湖北期間,常海強先后帶隊查房1190人次,處理重癥患者445人,危重癥患者11人,培訓當地醫務人員21人,為焦慮患者做心理疏導120人次,親自操作呼吸機22人次。常海強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記者 李志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