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陽光灑在隆德縣聯財鎮的田野上,一棟棟現代化的日光溫室里,彩椒掛滿枝頭,不遠處的露地蔬菜基地,綠油油的青菜長勢喜人。近年來,聯財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憑借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多樣化的蔬菜品種,通過農旅融合、科技賦能、打造品牌等舉措,持續改進種植技術、擴大生產規模,精準發力做強蔬菜產業。
聯財鎮處于隆德縣渝河川道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一直以來都以種植蔬菜而聞名。近年來,聯財鎮依托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按照藥材上山、蔬菜進川的布局,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全鎮種植各類蔬菜6000多畝,品種達20余種。當地還通過多茬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使用有機肥,打造綠色優質產品,深受市場青睞。
“今年聯財鎮的頭茬菜已經上市,主要品種有白菜和甘藍,價格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每公斤0.8元,每畝純收入3000元左右。目前二茬菜已經種植200畝,全年計劃種植二茬菜3000畝以上,較去年全年提高2000多畝。”聯財鎮武裝部長楊佳說。聯財鎮在夏菜種植過程中,采取選育優勢種苗、錯峰梯次種植等方式,科學、精準、高效做好復播復種,確保錯峰銷售和市場效益最大化。
走進聯財鎮聯合村云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育苗大棚,育苗床上一株株蔬菜幼苗綻翠吐綠。為搶抓農時,合作社積極開展蔬菜、瓜果幼苗集約化培育工作,全力保障優質種苗供應,確保蔬菜“二茬”再生金。“合作社積極響應聯財鎮蔬菜種植推薦育苗政策,一年育苗量在1500萬株,前茬育苗700萬株,后茬育苗700萬株到800萬株,多茬種植,主要有甘藍、白菜、辣椒、西紅柿和芹菜等蔬菜苗。”合作社負責人張亦朋說。(通訊員 王瑋 劉亞龍)